}

港口票务系统闸机解决方案

发布时间:2025-08-26 15:55

港口票务系统闸机解决方案
一、方案背景与需求分析
港口作为物流运输的核心枢纽,日均人流量大(包括船员、货代、司机、旅客、工作人员等)、人员类型复杂,传统人工检票/验票模式存在效率低、易漏检、安全隐患多(如无关人员混入限制区域)、数据管理分散等问题。随着港口数字化升级需求,亟需通过智能化闸机系统实现​​“精准管控、高效通行、数据联动”​​,满足以下核心需求:
image.png

深圳码上通科技积累了十余年客运票务系统软硬件服务技术和项目实施经验,在保证核心业务高效运转的同时,帮助合作企业实现港口运输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已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部分港口码头成功上线应用。

  1. 核心场景需求

​​多类型人员管理​​:区分船员(船舶作业)、司机(货车进出)、旅客(邮轮/渡轮)、工作人员(码头内部)、访客(临时办事)等,不同角色权限与通行规则差异大。

​​多票种/凭证支持​​:涵盖船票(旅客)、提货单关联通行码(司机)、员工门禁卡、临时二维码(访客)、人脸/指纹(高频人员)等。

​​高安全性要求​​: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危险作业区(如堆场、危险品仓库)、防止逃票或冒用身份,需与港口安防系统(如监控、报警)联动。

​​大流量高效通行​​:高峰时段(如节假日旅客集中、货运高峰)需支持快速验证(目标≤1-2秒/人),避免拥堵影响作业效率。

数据可追溯​​:记录人员通行时间、地点、票种等信息,支持与港口作业系统(如船舶调度、车辆预约)数据互通,辅助运营决策。

二、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本方案采用“​​分层模块化​​”设计,核心由​​前端闸机设备层、边缘控制层、业务平台层、数据管理层​​组成,支持与港口现有系统(如票务系统、安防系统、车辆调度系统)无缝对接。

  1. 系统架构图(简化版)

image.png

[港口现有系统]
↑↓ 数据接口(API/数据库)
[业务管理平台](票务管理、用户权限、通行规则配置)
↑↓ 指令/数据交互
[边缘控制器](闸机群组管理、实时状态监控)
↑↓ 通信(TCP/IP/4G/5G)
[前端闸机设备](人脸识别闸机、IC卡闸机、二维码闸机、复合闸机)
↑↓ 用户交互
[人员/凭证](船员证、提货单二维码、人脸、IC卡等)

  1. 核心模块说明

​​前端闸机设备层​​:部署于港口各出入口(如旅客通道、货车闸口、员工通道、危险区域入口),支持多种验证方式组合(复合闸机),具备防尾随、防夹、紧急逃生等功能。

​​边缘控制层​​:本地化部署控制器,负责闸机状态监控(如故障报警、通行记录缓存)、实时指令响应(如临时关闭某通道),降低对中心系统的依赖,保障稳定性。
image.png

​​业务管理平台​​:核心管理中枢,支持票务信息同步(与售票系统对接)、用户权限配置(不同角色的通行时段/区域限制)、通行规则设定(如司机需关联提货单且车辆已预约)、数据统计分析(如各通道流量、异常通行记录)。

​​数据管理层​​:存储人员信息(实名制)、通行记录(时间戳+位置+票种)、设备日志等,支持与港口大数据平台对接,用于安全审计、运营优化。

三、核心功能设计

  1. 多模式身份验证

针对不同人员类型,支持灵活组合的验证方式,确保安全与便捷平衡:

​​高频人员(如员工、常驻船员)​​:优先采用​​人脸识别+IC卡/指纹​​(离线可验证,响应快,误识率≤0.01%),减少排队等待。

​​临时人员(如司机、访客)​​:通过​​动态二维码(手机端生成,关联提货单/预约信息)​​或​​短期IC卡​​验证,需与后台实时校验有效性(如提货单是否匹配当前车辆)。

​​旅客(邮轮/渡轮)​​:支持​​身份证+人脸比对​​(符合公安实名制要求)或​​电子船票二维码​​(与票务系统同步),儿童可关联监护人信息简化流程。

​​特殊区域(如危险品仓库)​​:叠加​​双重验证​​(如人脸+密码/工牌),仅限授权人员通行。
image.png

  1. 智能通行控制

​​权限分级​​:基于角色设定通行范围(如司机仅允许进入对应泊位的货车闸口)、时段限制(如夜间仅开放工作人员通道)、次数限制(如访客单次有效)。

​​票务关联验证​​:司机通行时自动核验提货单状态(是否已支付、货物是否装卸完成)、车辆信息(车牌号与预约一致),避免无效通行。

​​防尾随与异常检测​​:通过红外/视频分析检测尾随行为(如一闸多人通过),触发报警并记录;支持反向闯入检测(禁止从出口进入)。

​​应急模式​​:支持手动开闸(管理员权限)、消防联动(紧急情况下全部闸机常开)、断电自动解锁(符合安全规范)。
image.png

  1. 数据联动与扩展

​​与票务系统对接​​:实时同步票务信息(如船票余票、提货单状态),闸机验证时直接调用最新数据,避免人工核对误差。

​​与安防系统集成​​:通行记录实时推送至港口监控中心,异常行为(如黑名单人员闯入)自动触发报警并联动摄像头跟踪。

​​与车辆调度系统协同​​:货车闸机验证时同步通知调度系统“车辆已入场”,优化堆场作业安排;司机离港时自动核销提货单,避免重复进场。

四、硬件设备选型建议
根据港口不同场景需求,推荐差异化闸机类型:

​​场景​​

​​推荐闸机类型​​

​​核心功能​​

旅客通道(邮轮/渡轮)

三辊闸/摆闸+人脸识别+二维码扫描

支持身份证/船票二维码/人脸快速验证,适应大流量(≥30人/分钟),防夹设计保障安全。

货车闸口

全高转闸/加宽摆闸+IC卡+车牌识别

适配货车司机通行,集成车牌识别(验证车辆与提货单匹配),通道宽度≥1.2米(方便货车司机携带证件)。

员工/船员通道

速通门(摆闸)+人脸/指纹+IC卡

高频人员快速通行(≤1秒/人),支持离线验证(网络中断时仍可用),记录考勤数据。

危险区域入口

双门互锁闸机+多重验证(人脸+工牌)

严格限制进入权限,需双人验证或管理员授权,防止误入。

访客临时通道

二维码闸机+临时IC卡

访客通过手机提前获取时效性二维码(或现场领取临时卡),通行后自动失效。

​​关键硬件参数要求​​:

防护等级:IP65(适应港口高湿度、盐雾环境);

耐用性:不锈钢/铝合金机身,抗撞击设计(适应货车通道高频使用);

网络:支持有线(以太网)+无线(4G/5G)双备份,确保通信稳定;

辅助功能:LED提示屏(显示验证结果)、语音播报(如“验证通过”“票无效”)、监控摄像头(记录通行过程)。

五、软件平台核心功能

  1. 管理后台功能模块

​​用户管理​​:录入/维护人员信息(船员、司机、旅客等),绑定证件(身份证/船员证)、权限角色(如“普通司机”“VIP旅客”)。

​​票务对接​​:与港口票务系统(如船票销售平台、提货单管理系统)API对接,实时获取票种状态(有效/过期/已使用)。

​​通行规则配置​​:自定义不同角色的通行权限(如“仅允许工作日8:00-18:00进入”“某泊位货车闸口仅限A公司车辆”)。

​​实时监控​​:可视化界面展示各闸机状态(正常/故障/拥堵)、当前通行人数、异常报警(如尾随、黑名单触发)。

​​数据分析​​:统计日均通行量、各通道利用率、异常通行占比,生成报表辅助运营优化(如调整闸机部署位置)。

  1. 移动端支持(可选)

​​船员/司机端​​:APP或小程序生成动态通行码(关联提货单/船票),提前预约通行时段,减少现场等待。

​​管理员端​​:移动巡检工具,实时接收闸机故障报警,远程下发临时权限(如紧急放行维修人员)。

六、实施与部署要点

  1. 部署流程

​​需求调研​​:梳理港口人员类型、通行区域、现有票务/安防系统接口。

2.
​​方案定制​​:根据场景确定闸机类型(如货车闸口选全高转闸)、验证方式(如司机必用人脸+提货单)。

3.
​​硬件安装​​:在出入口预埋线路(电源/网络),安装闸机并调试防尾随传感器、提示屏等。

4.
​​系统对接​​:与票务系统、安防系统、车辆调度系统联调,测试数据实时同步与指令交互。

5.
​​试运行与优化​​:小范围试点(如单一泊位通道),收集用户反馈后调整验证规则或硬件布局。

  1. 关键注意事项

​​网络稳定性​​:港口区域可能存在信号盲区(如堆场深处),建议闸机支持本地缓存验证记录(断网时可暂存,恢复后同步)。

​​极端环境适应​​:针对海上盐雾腐蚀、高温高湿环境,选用防腐涂层硬件,定期维护(如清洁传感器)。

​​用户培训​​:对船员、司机等高频用户开展操作培训(如如何生成通行码、异常处理),减少误操作导致的通行延误。

七、方案优势总结

​​高效通行​​:多模式验证+智能规则控制,将单人次通行时间缩短至1-2秒,支撑港口大流量场景。

​​精准管控​​:权限分级与票务关联验证,杜绝无关人员进入限制区域,降低安全风险。

​​灵活扩展​​:支持与港口现有系统快速对接,可根据未来需求增加生物识别(如虹膜)、数字人民币支付等新功能。

​​数据驱动​​:通行记录与业务数据联动,为港口运营优化(如人流高峰调度、危险区域管控)提供决策依据。

​​适用场景​​:邮轮码头旅客管理、集装箱/散货港口货车/员工通道、修造船厂危险区域管控、内河渡轮枢纽等。

​​服务支持​​:提供硬件质保(≥3年)、软件定期升级、7×24小时运维响应,确保系统长期稳定运行。